免費熱線96538
在中國平均剖腹產率達到了46%,也就是說每10個產婦中有4-5個是剖腹產。剖腹產是處理難產的一種方法,應用得當可挽救母兒的生命,但剖腹產對母體的傷害比較大,恢復也較順產時間長,所以,剖腹產術后的護理也就相當重要。
一.注意飲食
術后6小時內因麻醉作用,胃腸功能會比較弱,腸道蠕動減慢,腸腔內易積氣,所以在胃腸功能恢復前,應當禁食。剖腹產6小時后流質飲食,可以飲用一些排氣類的湯,如蘿卜湯等,以增強腸蠕動,促進排氣,減少腹脹,同時還需補充水分。
剖宮產術后約24小時,胃腸功能才會逐漸恢復,待腸道氣體排通后,改用半流質食物1~2天,如稀粥、湯面、餛飩等,忌食牛奶、豆?jié){、大量蔗糖甜食、水果等脹氣食物,然后再轉為普通飲食。這個階段千萬不要急于喝一些油膩的下奶湯,例如雞湯、肉湯等等。
二.盡早活動
剖宮產術后麻藥退去雙腳恢復知覺,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,術后6小時后自行練習翻身,24小時后應該練習坐起,導尿管拔除后應下地走動,這樣不僅能增加胃腸蠕動,還可預防腸黏連及下肢靜脈血栓形成。下床活動前綁上束腹帶,這樣能減少因為震動碰到傷口而引起的疼痛。
三.及時大小便
術后第二天在拔除導尿管后3~4小時應排尿,達到自然沖洗尿路的目的。如果解不出來,應告訴醫(yī)生,直至能暢通排尿為止,否則容易引起尿路感染。剖宮產后,由于傷口疼痛產婦大小便不能順利排泄,易造成尿潴留和便秘,因此術后產婦應按平時習慣及時大小便,必要時遵醫(yī)囑用藥處理。
四.保持腹部傷口清潔
術后2周內,避免腹部傷口沾水,全身的清潔宜采用擦浴,在此之后可以淋浴。但惡露未排干凈之前一定要禁止盆浴、坐浴,需每天沖洗外陰1-2次,注意不要讓臟水進入陰道。如果傷口發(fā)生紅、腫、熱、痛,不可自己隨意擠壓敷貼,應該及時就醫(yī)。
五.密切觀察惡露
無論是自然產還是剖宮產,產后都應密切觀察惡露。剖宮產出血較多,應特別注意陰道流血量,如發(fā)現陰道大量出血或衛(wèi)生棉墊2小時內就濕透,且超過月經量時,應及時通知醫(yī)護人員。
正常情況下,在產后的3~4天之內,從陰道流出的惡露會呈現鮮紅色,之后逐漸轉變?yōu)樽丶t色或粉紅色,大約10天后,惡露就會變成淡紅色,一般4~6周會停止。若惡露量超過月經量,有異味,產婦伴有發(fā)燒或產后惡露不盡時,應到醫(yī)院檢查。
六.避免過度活動,不提重物
出院之后,在家也要多休息。雖然適度的活動可促進術后的恢復,避免血栓等并發(fā)癥的發(fā)生,但也不能過度的活動或勞累。每天的活動量需循序漸進,逐漸增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