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費熱線96538
寶寶的出生,對全家來說是大喜事。而對于長輩照顧月子,由于觀念的不同,雖說初心是為了寶寶和媽媽好,但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,很有可能會好心辦壞事。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照顧月子該注意這幾個問題,希望能對要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老一輩人有用。
1.多關注寶媽
寶寶剛出生,自然是大家關注的重點。但可別忽視了媽媽,她才是最需要照顧的那一位。多注意她的情緒和心理變化,適當地給予照顧,畢竟「產后抑郁」這事兒可不是說著玩兒的。還有,在她忙不過來的時候,搭把手,在她手忙腳亂的時候,適時指導,不要一味地指責。
2.營養要均衡
生產之后,媽媽的飲食除了雞蛋、肉類、魚蝦補充蛋白質之外,蔬菜水果也必不可少。產婦如果不保證膳食纖維的量,極易引起便秘,而產婦便秘的話要比普通人更難受。還有就是照顧媽媽的口味,做她愛吃的,這點也很重要!
2.保障充足睡眠
產后充足的睡眠對媽媽很重要,有利于媽媽產后恢復。所以,在換尿布、寶寶哄睡等方面,家人需要進行多分擔,減輕媽媽的負擔。
3.孩子哭不一定是沒吃飽
很多長輩在寶寶一哭的時候,便趕緊將寶寶塞給媽媽進行喂奶,或者是是覺得寶媽奶水不夠寶寶吃,孩子因為沒吃飽才哭.......
首先,寶寶哭鬧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餓了,還有可能是其他的因素。其次,剛生出來的小寶寶胃口并不大。媽媽的奶水是能夠滿足寶寶的需求的。判斷寶寶吃沒吃飽,更應該注意的是寶寶的精神狀態、尿量、和體重增長情況
4.爸爸不應缺席帶娃
很多長輩在照顧產后媽媽坐月子的時候,總心疼兒子上班辛苦,下班后不讓他參與到照顧寶寶的工作中。但是,孩子的健康成長,爸爸的參與也是至關重要的。因為孩子在媽媽身上可以感受到的是溫柔,細心,感性和偶然的脆弱,而爸爸身上具備堅強,勇敢,冒險和獨立性,所以雙方共同照顧孩子,感染孩子,才可以讓孩子的人格和思維都得到全面的發展。
最后,特別提醒一些長輩,別覺得自己輩分高,是「過來人」,就不顧孩子爸媽的意見——一些老觀念可能需要更新了。無論是長輩參與帶孩子、還是照顧剛生產的媽媽坐月子,初衷都是為了孩子、為了家庭,雙方都應該了解科學坐月子、帶孩子的知識,并良好溝通。這樣,才有助于媽媽和寶寶的健康,也讓家庭更加和睦。